您所在的位置:高唐信息港 > 高唐资讯 > 人文高唐

高唐故事传说

发布时间:2011/7/5 12:31:25 来源:转载 浏览次106 作者:佚名

故事传说

孔子回辕

高唐县南镇村为古灵城县城旧址。公元前500年左右,流经灵城县城东南的黄河,其北岸冲出一条支流,由灵城县城城东向北过高唐县城东,再向北入平原,过德州,进入河北入屯氏河。
公元前492年,孔子周游列国,至灵城县城东,欲过冲出的黄水支流西进去见赵简子时,听到晋国大夫窦鸣犊被赵简子所杀的消息,表示:“窦鸣犊……晋国之贤大夫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其郊,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鸟兽之于不义也尚且避之,而况乎丘哉!”于是回辕归东。自此始,冲出的黄水支流名曰“鸣犊河”,在孔子欲过河的鸣犊度口,刻“孔子回辕处”,立石记其事,并在此处、现南镇村南端修有圣迹庙,庙中有孔子乘车的塑像。后因黄河改道,水断河涸,鸣犊河不存。圣迹庙年久衰毁。刻有“孔子回辕处”的石碑也不知去向。

花 姑

“金高唐”的称谓,源于明末清初。多了一个“金”字,高唐便闻名遐迩。这“金”字是由植棉获利所得来的。
高唐的植棉业,不是由黄道婆在元朝元贞年间自崖州经闽广带入上海,然后北延而到高唐的。而是由印度经新疆踏丝绸之路从西而来。且早于黄道婆棉业一个朝代。国史谈棉业只言黄道婆,这是不公正的。
高唐的植棉业始于宋,延于元,兴于明,盛于清。宋朝时,高唐已有植棉业,且能纺纱织布。可从已发掘的宋墓遗存物及《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找到根据。元朝时,棉业已经过了引入、试种、适应、改进、获益、推广的漫长历史阶段,使多年生木本棉花,在高唐县成了一年生早熟品种,而且已有大面积种植。到了明朝,高唐的棉农在耕种、管理、收藏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展。植棉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产量、质量亦快速提高。《高唐州志》对其有“棉为高唐之恒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的记载。高唐上交的农业税中,棉花比重也逐年加大。棉农富了,生活提高了,引起夏津、恩县、平原……等邻县人们的羡慕,便纷纷来高唐学种棉花。其中夏津植棉业发展较快,因此,便产生了“金高唐、银夏津”的誉称。
植棉带起了纺织工业的兴起,棉布经营带起了商业的繁荣。不忘本的高唐人,将帮其致富的恩人,塑造成心中的偶像、庙中的神仙。
据传很久以前,高唐县户不足千家,人不及万名。这片黄河冲积平原中独具特色的白壤之地,大半荒芜。在一个正月二十八日晚上,正值人们刚刚结束了春节庆祝活动,每户人家正在商定当年的生产安排意见时,一位玉体仙女在她刚满十八岁的这天,乘一朵祥云而来,降于高唐城郊的一段荒地之中。她于当夜,以棉柴为料搭起房屋,造成了家俱,修好了围栅。第二天,人们见到一所院落,突然出现在荒草蒿蓬之间,并见一美貌姑娘正在忙碌,莫不叫奇。很快便有附近的村姑少女来相访。但见姑娘身着衣服,非丝、非麻,是一种软柔、舒服、平整、结实之料所制成。穿在身上,既不象丝织品那样贴附垂坠、肌体毕露,又不象麻织品那样硬直板僵,有失自然美感。再配上姑娘健美的体态和美丽秀雅的面庞,真是漂亮,美极了。
攀谈之间,了解到姑娘所着衣衫之料,为棉纱所织。单线所织者,轻薄飘逸,为裙为带;合股线所织者,挺括无皱,做裤做褂;双经纬所织者,硬而不板,绣披肩、裁围腰。询其价值乃大大低于丝麻。问其工艺亦远远便于丝麻的抽制。众人羡慕了,跃跃欲试,纷纷提出要姑娘帮助种植棉花,教导纺织。姑娘满口答应了众人的要求。
枣树发芽了,姑娘带领众人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播种----“枣芽发种棉花”,接着是定苗、整枝、立秋打顶----“立了秋把头揪”。从此高唐便开始了种棉之业。棉花收成之后,姑娘教人们弹花纺纱、上机、织布。姑娘成了当地人种棉纺织的老师,人们尊重地称她为“花姑”。
每年花姑的生日,也就是下凡之日,即正月二十八日,人们都拥至花姑家,回顾前一年种棉的得失,商量当年种棉花的事宜。棉花连年丰收,人们不但穿戴上了棉制衣冠、铺盖上了棉絮被褥,还以棉花换来了粗细杂粮,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植棉成了当地人谋生的主要门路。“发家不发家,全凭种棉花”,成了高唐县人人皆认的公理。
高唐人靠种棉织布富了起来,鲁西北的棉业发展起来,鲁西南的人们也便紧跟效仿起来。几十年过去了,花姑的头发白了、背弯了、人老了,她一生未嫁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高唐县的劳动人民。
又一个正月二十八的夜晚来临了,人们照例来到花姑家时,惊异地发现:花姑身着下凡时的服装,无力地仰卧在床铺上,她环顾一下周围的老年姐妹们,然后伸出双手,抖索着握住近旁一位老妇的手,缓慢而清晰地说道:“你们一定要种好棉花,一代一代传下去。你们的儿子成家时,当娘的一定要嘱咐好儿子,种好棉花、种棉花、种棉花……让儿子记住娘的话……娘的话……娘……话……”(至今高唐人称棉花为娘花)花姑安详地合上了眼睛。呼之不应,触之无感了。这时在场的人们隐约听到高空中一阵悠扬的乐声渐去,最后消失在银河之畔。
噩耗不翼而飞。附近村庄的人们扶老携幼,倾巷而集于花姑的院内外,长跪于地,抢天呼地恸哭。随后,为花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妇女们牢记花姑的嘱托,在儿子结婚时,总是教导儿子如何立业。为让儿子永记娘的话,种好棉花,故在为儿子洞房铺设的被褥中总是要放进一把“娘花”(籽棉)。这一习俗至今尚见。
第二年,人们便在花姑的住宅旁,修起一座花姑庙,中堂塑有花姑神像。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当地棉农齐集于此,焚纸烧香纪念花姑神,同时祈祷花姑神保佑棉花丰收。据传,此日花姑神塑像若带笑意,则预示当年棉花大丰收;如果脸色阴沉,则表示当年棉花要欠收。当地人则以此决定当年种棉花的多少。
岁月流失,庙塌神无,人们还是在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或焚香纸、或摆供品,在各自的庭院中望天致祭,并拟天气的阴情为花姑神颜面喜忧的变化。因此,高唐便有了花姑神节,并有了“收花不收花,要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流传至今。
高唐县除有独建的花姑庙若干座外,还于西城郊八蜡庙中涉农的八座神像一侧塑有花姑神像。自明朝始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在八蜡庙赶庙会。除祭祀花姑神外,还购置生产用具,交流农副产品,是高、恩、夏、武一带的盛会,此庙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

吕才情倾秃大妮 棒打不散留美名

清平镇吕庄一带,关于吕才的轶闻趣事、古老传说颇多,其中有两则影响较深。
一则是修改历法。唐初所用历法是汉朝所制,年久缺修,舛误甚多,故唐太宗命吕才修改。吕才早对天文规律有所研究,再联系四季气候变化的实际,只用一天一夜时间,就将历法改毕。皇帝随即颁发全国。历法中二十四节气的特指含义正与齐鲁一带相当,尤与鲁西北地区吻合。“三伏”最热,“三九”最冷;“忙种”正是夏收夏种,江南此半月之前已收麦,东北一月后方开镰;“霜降”之时准时下霜,江南两月后见霜,东北一月前下雪。这正是吕才在修改历法时结合家乡气候实际的结果。
另一则传说是吕才和秃大妮的婚恋故事。
清平一带有一地方歇后语:吕才与秃大妮----棒打不散。
吕才家庭原不富裕,祖辈过着男耕女织、勤俭度日的生活。不过吕才的父亲相信学文化能脱贫困,便节衣缩食供吕才读书。少年的吕才,不但身高体壮、俊秀出群,学习也很争气,在同龄学童中,吕才一直名列前茅。且有博览群书之癖好。有一股他人不具的好奇、求解、弄懂的钻劲。早在庠序之时,除完成所学课业外,还涉猎乐、艺、天文、地理、历史等所及的各种各类学问。是学童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吕才十六岁这年,在邻村皮庄就读。很快便成了皮庄村人人皆知的少年才子了,自然引起村中那些有财有势的绅士们的注意。有适龄女儿者,便动了招为东床的心思。于是上门允亲者甚众,均被吕才设方让父母婉辞了。唯独皮庄东南街宋氏之女青儿未被拒之门外。
青儿当年十五岁,生得丽质玉体,端庄秀丽,是全村会理家、会处事的巧姑娘。在吕才上学路上,有意无意的两人经常相遇,虽无语言交谈,但见眼神流转。久而久之,两心相印,悄悄的坠入爱河。一经提亲,双方同意,很快便定了秦晋之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青儿在十七岁时,突染一场大病,满头青丝一夜脱光。请遍医生,想尽办法,结果根发不见,巧姑娘变成了秃大妮。从此,知其真名者渐少,秃大妮成了青儿的大名。吕才与青儿是真心相爱,在看病过程中,吕才给予了很周到的关注和宽慰。怎奈青儿自惭形秽,觉得配不上吕才,便主动提出毁约退婚,劝吕才另寻佳偶。吕才并非随意移情之徒,决心与青儿厮守终生。
这年春末一个晴朗的清晨,青儿包好头巾穿戴整齐,在上学路上迎到吕才,提出陪她走走,两人信步西行。吕才欣赏着青儿的美丽说:“你今天穿上这身淡绿色的新衣服更加漂亮了。”青儿抿嘴笑了笑说:“你能再用你创造的‘尺八’吹你编的那首《农乐曲》吗?”吕才顺手从书袋中掏出“尺八”吹了起来。两人沉浸在快乐中。曲停之后,青儿说:“请遍了名医,踏遍了药铺,头上药膏涂了一层又一层,不见病情好转。近几天头皮日渐肿胀,其下痒痛难忍,病情加重,已无治愈希望,你还是早寻伴侣吧。”吕才急切相劝:“我想办法,一定将病治好,万一不治,我们也将一生在一起。”
一个忍痛断情,一个信誓旦旦。
走上村西行水河的木桥,青儿突然停下脚步,一改羞怯慢语常态,严肃决然地对吕才说:“我不能误了你,才君珍重!”急行两步跨过桥栏,一头冲向河中心的急流,只见淡绿色的上衣随浪翻动几下,不见人影了,吕才只守男女授受不亲之规,始终与青儿保持一定距离,虽然急趋向前也没来得及抓住心爱的青儿。吕才忙回村喊人来救。几十个水性好的汉子,闻讯赶来,跃入河中,捞摸了半天,一无所获,只是望着水深浪急的河水发呆。
前一年大雨,这条行水河,水漫东堤,造成两府四县受灾,损失惨重。重臣温彦博受命沿行水河巡视,酝酿治水奏章。这天正在官船上观察堤岸,船行至木桥以北,忽见一绿衣身影随水顺流而下,直冲官船而来。温大人马上命船工停船打捞。非常顺利地将青儿拉到船上,经抢救,慢慢苏醒过来。在吕才还未回到岸边时,温大人已命官船速速顺流返回。青儿被几个女侍从拥在船舱内,她一身串亲时才穿的土式礼服,一脸黄白色的憔悴颜容,满头乌黑不及半分的超短发,颤颤的紫色嘴唇欲张又合,疑惑的眼光在周围人身上转来扫去。
“我还活着吗?这是哪里?”青儿终于开口了。
“这是官船,是温大人把你救上来的。”女侍从们众口回答着。
“救我这个秃姑娘干什么呀!呜----”青儿又哭起来。
“还以为你是出家的尼姑哩,这不是有一头短短的黑发吗?为什么自己说是秃子?”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此时温大人另有解释:“可能黑发早已形成,被因外治敷药弄得坏死的一层表皮蒙盖着。经河水撞击冲刷,表皮脱掉了,露出了一头短发。”青儿听罢,用手一摸,竟然当着陌生人的面,一跃身跳了起来,憔悴的脸上充满着笑容。
青儿随温大人进京。温彦博及其夫人甚喜青儿,便将其认为义女,自此青儿过起了官宦之家的豪华生活。
几次冬过春来,青儿年及二十一岁了,青春使她更妩媚,教养使她丰富了内在风韵。
这年开考,各地学子从四面八方蜂拥至京。东路赴京的学子中当然有吕才,他今年已二十二岁。因首次参考,被那阵势吓得仨魂跑了两个半,发挥不佳,名落孙山。吕才不灰心,不气馁,决心下次中榜。便一边踏在回乡的路上,一边用自制的乐器“尺八”(因制成后,器长一尺八寸,遂命名为尺八,此乐器当今日本仍盛行)吹奏自编的《农乐曲》。边吹边走,自赏自乐。此时恰逢温彦博下朝归府,在青顶轿内听到乐声,勾起一件心事:皇上让寻懂乐之人,意欲修增礼乐。苦寻两旬,未得人才。这乐声圆润悦耳,曲调婉转传情,是何人所为?手挑轿帘一望,见一学子边走遍吹,曲传心声,悠然自得。便喊一声“停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自此,吕才便成了温大人家的门客。按大人之意专攻曲乐。斗转星移,白马过隙,几年过去,吕才被推荐入朝面见天子,召直弘文馆。经吕才改增的宫廷音乐很快使天子满意;已淹周武帝三局象经,经吕才挖掘,圣上又多一玩趣;谈地理善制图;说天文会修历;懂军事能布阵;通历史纂《隋书》,吕才成了多能学者。于是提亲允女者不绝,只是那位跳河的青儿,仍然占据着吕才心中的那方婚恋宝地,容不得他人侵犯。
这年仲秋,温彦博的后花园中,月亮刚刚爬上楼顶,在此赏月的温家宝眷,便举杯赋诗的热闹起来。酒至半酣,温彦博突发异想,便“叫吕才到后花园来吹奏一曲。”话一出口,使宝眷中的义女青儿全身抖动一下,“吕才”二字敲得她全身战栗,大家闺秀的涵养马上将情压盖得严严实实。不过心中不住地祈求:是他,一定是他,千万不要是重名……
吕才在温家几年,从未进过后院.此时在仆人的带领下,过长廊、跨小桥、绕假山、傍花圃,来到后花园,在温大人的安排下,吕才于众人面前坐定。他不敢正视温家眷属,眼睛望着天空的圆月,拿出“尺八”,激情奔放地吹起了《农乐曲》。这飘逸潇洒的身影,这熟悉的“尺八”,这动听的《农乐曲》,使青儿回到了故乡的皮庄,回到了吕才上学必经的路口,回到了堤上的曲径,回到了亲人的身边。她突然站起,又慢慢地坐下:吕才娶妻没有?另有心中人了吗?……
过后经话头语尾、旁敲侧击地打探,青儿终于得知:吕才尚未娶妻,且无意中人。便冲破羞怯的罗网,向温夫人道出了自己的心事。此时,温彦博夫妇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青儿一直拒嫁,吕才不娶呢?原来他们在相互等待。于是温大人为他们举办了婚礼。两人的喜出望外、如风如狂的感情交流在此不再多陈。
婚后,吕才携夫人回吕庄探亲拜祖,当人们得知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曲折故事后,便广传为佳话。久而久之,将故事锤炼成一句地方歇后语:吕才与秃大妮----棒打不散。

姑嫂塔的传说

梁村原名叫九曲寨,因寨墙九曲而得名。后因军队在此屯粮,称“粮村”,因同音改写成“梁村”,村东侧有兴国寺,寺南首有浮图十三级,俗称梁村古塔,塔北十米处有古槐,人称唐塔宋槐。
梁村塔,青砖白灰砌体,高十三级,上设葫芦压顶,计高37.5米。平面为八角形,单边长2.85米。第一层重檐斗拱,北有塔门。二层以上均有东、南、西、北四门,逐层收分。
据说,粱村塔与城内大觉寺塔是同年施工、同年落成、一人监工的姊妹塔。
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尉迟敬德在其麾下任右府参军,屡立大功。助李世民登基之后,尉迟敬德被无端怀疑谋反。他当朝脱下官服摔在地上,指其遍体伤疤,证其耿耿忠心。其后,李世民以公主相许,尉迟敬德以“妻虽陋,相与共贫贱久矣!”据之。从此,自为识破红尘,不再一心政事,而专事佛事,游览各地,多处建造佛塔。
贞观年间,风调雨顺,百姓富足。尉迟敬德出京南巡。一路上筹资建塔多处。在平原县城北建造佛塔之后,顺官道南下,过腰站镇,进入高唐县境。来到梁村,被那一望无垠的良田沃土所诱,被那纯朴忠厚的民情所感,认定此处便是一方洁净圣土,是建造寺庙的宝地。于是就地边化缘边兴工建寺造塔。不久,化缘范围延扩至高唐城内。城内的众多商铺大户、官宦贵族在施舍的同时,提出在城内大觉寺也建一座与梁村塔同样的宝塔,并也请尉迟敬德将军监修。迫于筹资的需要,尉迟敬德应允建塔要求,并将修建大觉寺塔的工程与梁村塔的修建合并同时进行。
因大觉寺的修建并非尉迟敬德的自发自愿,虽然两塔同时施工,但能工巧匠多集于梁村,优质建材先满足梁村需要。所以,建成后的两塔外观完全一致,但大觉寺塔比梁村塔矮了一截,瘦了一圈,建筑质量较差。
梁村塔与大觉寺塔是姊妹塔的传说很广。大觉寺的塔为嫂子,梁村的塔为小姑子,故亦称姑嫂塔。两塔同时开工,经三年施工,近于竣工时,工匠发现只有一个塔刹(塔帽)的材料。因重新烧制塔顶专用瓦料时日太久,故在大觉寺内的嫂子塔顶先修成塔刹。梁村小姑子塔便成了无刹塔。
小姑子生性奸诈,从不吃亏,便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间,招来平素要好的伙伴,七手八脚地将嫂子塔刹强抢硬搬地弄到梁村小姑子塔上去。自此,梁村塔再不怕风推雨浇、地震山摇了。牢牢地矗立在高唐梁村,俯视着鲁西平原的自然进化和人类演变。大觉寺的嫂子塔,上无塔刹,一遇到风雨便砖动身抖,自建成以来,不得不多次维修。直到明朝嘉庆举人梁公加宝瓶封顶后方有塔刹。但因多年无刹已造成的隐患使宝塔寿命大减,于道光九年塔斜,二十一年塔倾。
大觉寺塔倒多年,小姑欺嫂的 故事却久传不衰。

古槐知恩

人是匆匆过客,树是常住居民.古树存有量的多少,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高唐县城内有古树四十多株,均系高唐文明史的见证。这些古树中的最长者属东门外古槐.这棵古槐位于原城池东门外,古槐胸围9尺3 寸,身高14米有余,遮荫近60平方米。
每年的立冬至第二年的清明之间,每天的深夜,鸡狗入眠,万籁俱寂之时,于此树下或在附近人家的住房内,静下心来,凝神寻闻,总能听到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还可听到呜呜咽咽、忽高忽低、或促或缓的成群联片的众多成人的低声哭泣.声高时可辨出捶胸顿足之状,声隐时可随之有抽噎屈闷之感。至今已哭泣了七百二十多年了。任何无耳疾者只要在上述之时之地,均能听到这悲戚的声息从古槐上下传出。这并非梦幻,亦非错觉。
古槐为何这样长期悲鸣?这要追溯到七百二十多年前发生在高唐驿站的一段往事。
高唐地处南来北往交通要冲,驿站设在北关街的东侧。来往信使、钦差、官员在此换马或暂住。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北风劲吹,落叶满街。官道上有队元军号衣的骑兵拖着一股黄尘由南疾驰而至,停在驿站门前。骑队前后的号衣官兵,将队中间那位须髯长蓄但不蓬头垢面、头发花白却不露衰相、面容憔悴仍气宇轩昂,身着宋朝官袍、年约四十余岁的男子扶下马鞍。从双方的态度可见:是长途押解。虽不戴刑具,但肯定该中年男子是这干元军的囚犯。
囚犯名叫文天祥,在南宋官拜丞相加少保,后封信国公。率宋军与元兵战于潮阳,溃败后被元所俘。他写有著名的《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警句便出自于此。风尘中的这队官兵便是押解文天祥北上赴京的元军人马。他们早晨由东阿县出发,至高唐时已是黄昏,欲在驿站住宿。
文天祥下得马来,活动一下手脚,只见高唐驿站小门小户,乃是借一家临街客店改建而成。门前路边一字排开植有六棵国槐,北边的五棵因车碰马啃,枝干早成鹿角,已是生气无有的拴马桩了。南边一棵最小,身如锄柄,高不过丈,叶已落光,不知何故已被连根拔起,歪在一旁,命在旦夕。
文天祥进入驿站之后,一刻未停,路尘未掸,不顾神劳身疲,趁钦差去吃饭之机,从驿站借得镢锨,在差人的跟随下来到街上,小心的将这棵国槐重新栽好,并以碎砖围起护栏,浇上井水后才回驿站吃晚饭。自命难保的文天祥,尽自己所能,保护了一棵小树的生命。
夜过子时,文天祥仍端坐在烛焰跳动的桌旁,注视着自己忽长忽短、摇晃不定的身影,思绪万千:大好的河山……坎坷的人生……为宋朝的败灭而愁,为失去报国的机会而忧,为国为民决心赴难……低吟几句后便索纸提笔一挥而就,写成了《夜宿高唐州》诗一首。诗云:
早发东阿县,
暮宿高唐州。
哲人达机微,
志士怀隐忧。
山河已历历,
天地空悠悠。
孤馆一夜宿,
北风吹白头。
天明起程,继续北上。祥兴二年底,到达北京。元世祖或逼或劝,或刑或诱,历时三年,文天祥始终未屈,坚不降元。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3年)深秋就义。
文天祥一腔爱国鲜血化为碧玉永照千秋。他在高唐扶植的那棵国槐便成了高唐人寄托对其思念的载体。天旱时有人浇水,春秋季有人施肥.再无人以其拴马,更无人采叶折枝,在格外的照顾中根深叶茂地长了起来。每年的春节、清明更有不少人特意前来守着这棵树站一会儿。
斗转星移,随着时间的流逝,槐树逐渐长大了,但人们对文天祥的思念却没因时空渐远而冷漠。专注的思念插上想象的翅膀,与变化的环境多次印证的结果往往出现奇迹:“古槐哭泣了”,“古槐永记救命之恩。为文天祥被害而屈、而悲、真能听到哭声。”
原来,槐树东临两丈多深的排水沟头。此沟呈喇叭状向东扩展开来与天齐庙湾成为一体,向西逐渐缩小进入槐树下一个高宽各两米有余的砖砌拱形涵洞。涵洞在地下穿过北关大街直连东城门外侧的护城河。这特殊的地形遇有东或北的风向时,空气由无遮拦的天齐庙湾水面吹向涵洞,气流由广路进入窄口,在涵洞口便发出响声,再加上洞内回声共鸣,便成嗡嗡哄哄的声响;遇有南、西风向时气流由护城河入涵洞,同样产生低闷的回声。这便是来自古槐树下的哭泣。此声常年存在,只因太低太弱不会轻易听到,只有与来自古槐之上的声音合二为一时才会听到。
立冬之后,正是槐叶落光时,秋风吹过无叶的但是密集、多弯、硬抖的槐树枝条时,便会发出比柳哨低沉、比松涛婉转的“呜呜呼呼”的低韵,这便是来自槐树之上的悲鸣。与树下涵洞之声组成超低音合奏,便出现了万众齐咽之效果。
清明之后,槐叶茂盛,有风掠过,叶子翻滚碰撞,发出“哗哗啦啦”的声音,此声盖住了涵洞中发出的声音,所以清明之后槐树有叶之时,是不能听到“呜咽”之声的;天亮之后直至晚上,人和物活动频繁,器物相撞、鸡鸣狗叫、车磙马嘶、人际应答……声响鼎沸,压过了古槐上下发出的所有声音,所以白天是听不到古槐悲鸣的。
这便是人们传说的“风尘未掸救幼树、古槐有灵悼恩人”的故事。

话说天齐庙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州民王宗(字德瑞),曾远赴泰山之顶,祈求生子,平素并恤贫济难,维修庙宇,常做积德之善事。正德六年七月,高唐县城遭兵难,王宗夫妇幸免受害,人们便认为这是行善之结果。第二年王宗认为远冒风霜去泰山祈祷,不如立庙于当地,以便朝暮供俸。于是出资在城东北里许处选高平土地数亩,兴建东岳庙。(即泰山庙,因明皇封禅泰山,加号天齐,故也将东岳庙称天齐庙)赞助者纷至沓来,不长时间即告成功。这便是后来人称谓的天齐庙。所建庙宇,壮观宏大,大门用精坚木石建成,并施以彩绘;二门三间,列莺虎神诋之位;中央为正殿三楹,供俸泰山之神;左右建廊庑各五间,绘塑善恶报应之事节。建庙五年之后,突遇大水,城外村舍漂没,千余人到天齐庙避灾,均未遭难。众人感到这是神功感召。于是再次扩建庙舍。时至清朝,先后于乾隆八年(1734年)和道光十一年(1813年)两次重修。到民国年间,神倒庙塌,仅余遗址和庙后的天齐庙湾了。
2002年,县政府招商引资,由烟台天马产业公司,在原天齐庙遗址上向四外拓展,占地201亩,建成集商贸、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天齐庙商城,为高唐县城增加了一个亮点。

高唐钟鼓楼

在北湖路南端西侧的鼓楼路上,原有高台楼阁一幢,这就是高唐县城的标志建筑----钟鼓楼。
钟鼓楼于明朝景泰四年(1836年)由高唐知州赵玉始建。到清朝时,楼基剥蚀严重,旧钟损弃。康熙三十年(1679年),知州谈重修,新铸铁钟高悬楼上,并名其为魁光阁。道光十五年(1855年),知州徐宗干重新修葺,增置鼍鼓、大云磐等,楼上层塑魁星像,环廊置前贤提诗勒石。
至此,钟鼓楼结构形制定格,此后再无大修。此楼由楼基和基上两层楼组成。总高15米,雄伟高耸,旧有“高阁凌云”之誉,是当时高唐城的象征。楼基是青砖白灰砌成的长方形高台,南北长12米,东西宽10米,占地120平方米。自下而上逐层收分,垂直高度7米。高台上周围有高一米的女儿墙。台中顺古楼路有拱形通道,形似城门,宽4米,高5米,深10米,供行人、车辆通过。楼基西面、通道南侧,有一小拱门,门内是唯一登上基台的台阶式通道。
楼基之上的主楼,为歇山式二层重檐建筑。全部为木结构。柱梁椽,纵横交错,榫卯衔接环环相扣。上层高4米,长宽各为4米,是悬钟处;下层南北长8米,东西宽4米,高4米,室中为架鼓处。东西有廊,前后8根檐柱支撑檐厦飞角。楼顶脊两头有鸱吻,中间置一该鼓楼的缩形陶雕。垂脊有瑞兽,尖端为璃首。整个建筑体现了元、明、清三代之风格。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波及高唐,古楼受损,县政府批准于当年8月将其拆除,其物料作为建电影院的建材。

状元跪读

阎咏家境十分困难,怎能读书?穷有穷办法,聪颖有志的少年阎咏,不向困难低头,每天悄悄挨到学屋(教室)外,窗台下偷听课。站着怕头顶露出窗台,被老师看见;蹲着,听不清老师的低声说话,只好跪在窗外挺直上身,侧耳听讲。回家后便以柴棒代笔,大地为纸,画个不停。这倍加小心偷听课的日子没过多久,便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揪着耳朵将他拉近学屋。得知阎咏不避烈日,不怕风雪一课不落地偷听了两年之久后,老师让其参加全班统一考试。结果阎咏以全知全会的优异成绩,名列前茅。老师被感动了,主动免费接纳阎咏为弟子。
阎咏的聪明好学,才干出众,引起众乡亲关注。临村辛兴店有位名叫万二的,以卖包子为生的小本经营者,以每日三餐供其吃包子,支持阎咏求学。阎咏去寺庙学屋的路上有一条水不大常年流的小河,要踏几块垫在水中的砖石才能越过,阎咏年幼腿短步小,非常困难。就在阎勇每次上、下学欲过小河时,便有一位村中老太将其抱起送过接回,春夏秋冬每年如此,从未缺如。
阎咏在众乡亲的支持下,加倍刻苦攻读,终于成才。于金朝承安年间(1196-1200年),中了状元。

指桑骂槐

高唐文庙在清末、民国年间是高唐县的文化教育重地、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中心。当年进步学生经常在此开展反封建、反军阀、争民主、要自由的民主革命活动。
1972年春,高唐县还是北洋军阀政府的属地。国民革命军的北伐炮声,宣告了军阀统治的末路将至。于是县长张振声与地主恶霸、土匪强盗、道会头子沆瀣一气联手挣扎。除政治上迫害、经济上暴敛以外,在思想文化方面利用儒教中反对民主革命的只言片语迷惑众生。高唐中学的学子们在校长金石兰(高唐第一个共产党员金谷兰的胞兄,金谷兰系随他求学、成人)的影响之下,民主革命情绪高涨,是当时高唐县反封建、反军阀的劲旅。他们已不满足游行喊口号之类的活动了,便由中学的师生们排演了独幕话剧《子见南子》,晓明师生反封建的决心,借古讽今以使统治者当局有所收敛。特意邀请张振声等头目们看了《子见南子》的公演,但见他们装聋作哑无动于衷。师生们不得不指名道姓进行声讨了。
1927年的3月,春已暖,花未开,每年此时,县政府总是要大喊种树。只是喊,种不种却从不理会。这一年又喊了,于是中学师生“响应号召”要择日去文庙植树。
这天正逢高唐大集,上午十时左右,街上已是人头攒动了。此时,中学门口鼓声咚咚,群号齐鸣。军乐队在前,后有八个学生分别抬着两棵满把粗的小桑树,再后边是两出话剧的人物造型,以简单的动作形成街头活报剧。一出为前几天刚刚公演的《子见南子》;另一出则是中学教师李曰甸编剧、学生郭宗伦主演的《打倒陈毓三》最后是整齐的师生队列。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校门向西奔文庙而去。一路上喊着“打倒军阀!”、“打倒封建主义!”、“打倒陈毓三!”的口号。赶集的群众立马停止了买卖,夹道观看,人山人海。更有不少人跟在师生队伍后边,要看个究竟。
文庙的灵星门上早有人贴上了对联。上联为:“舞台上鞭鞑圣人借古讽今”,下联是:“生活中迁怒侍从指桑骂槐”,横批是:“植树以志”。这对联诠释了这次活动的主题。为使影响长效,在灵星门内两侧原有的国槐北边,师生动手种上了抬来的两颗桑树。
这次植树活动激怒了张振声、李长兴等高唐县封建反动势力的头目们。对联中的“古”指圣人,今指谁?当然陈毓三是侍从类小吏,是“桑”。谁是对联中的“槐”?脸皮再厚也被戳破了。但是国民革命军的逼近,使他们忙于自保,已无暇对师生进行报复了。
当时的在校学生苏兰生,五十多年后的1980年暂住城内东街时 ,还多次笑谈“指桑骂槐”一事。
那两棵桑树后来兴旺。2001年招待所改建时刨掉了。因修路拓街文庙院落北退,又将槐树遗之门外。2003年,东边的这棵槐树已经干枯了。但中学师生的革命精神一定会永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