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即将撤村建社区,拟建立72个农村社区
发布时间:2019/11/19 15:53:48 来源:转载 浏览次 作者:佚名
△资料图
会议强调,“多村一社区”工作是党的建设具体抓手,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工作中要破题行动,着力解决村庄规模小、集体经济弱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坚持“规划先行、稳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要创新推动,针对具体工作分类指导,理顺各类关系,坚持统分结合、镇村结合,避免“一刀切”。会议强调,要立足实际、放眼长远,抓好社区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有机结合,要坚持“五不变一不降低”原则,不断健全体制机制,要制定具体方案,党建领导小组各组长副组长要深入抓调研、抓督导、抓落实,不断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指导镇街“多村一社区”工作,要结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农村生产发展需要、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等因素,勇于解放思想,善抓工作推进,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确保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为开创我县社区建设工作新局面,加快高唐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阅读】
8月22日,全县“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孙荣军,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巍,副县长韩子民,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负责同志,各镇街党(工)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参加会议。
孙荣军一行先后来到汇鑫街道西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杨屯镇高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姜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姜店社区“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的现场实地查看,并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我县结合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先行创新“多村一社区”体制,制定指导意见,下发开展“多村一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就近居住、尊重传统、便于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历史沿革等因素,按照服务半径1.5-2公里,每个社区聚集人口不少于3000人的规模,确定了建立72个农村社区的总体规划。
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联、治理相融、人文相亲”的原则成立社区党委,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姜店社区党委下设张井村等9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85名。社区党委党群服务中心设在姜店镇文化广播站院内,占地700多平方米,为辖内6400余名居民提供咨询议事、文化教育等多项服务。社区党委完善了组织架构,采取“1+N”党建工作模式,创建了“八联工作法”,即基层组织联建、区域党建联动、平安法治联创、就业创业联服、民生保障联帮、服务群众联做、资源阵地联用、工作效果联评,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组织联建、片区融合、集群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最终实现凝聚党员、加强组织、服务群众、促进和谐、集群发展的目标。座谈会上,针对“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工作,孙荣军强调,各镇街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推进“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要坚持原则,结合正在编制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增减挂等政策,综合考虑建设形态、居住规模、服务功能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村社区建设,成立社区党委,进一步强化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要强化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加强宣传引导,为“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