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高唐信息港 > 高唐资讯 > 人文高唐

浅谈高跷

发布时间:2014/4/15 17:39:07 来源:转载 浏览次68047 作者:佚名

 郑宽亭 陈风江
    高跷称拐子也称腿子。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之一。流行区域很广,黄河上下,关里关外,节庆之时均不罕见。流传历史悠久,在《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一文中有“近似踩高跷起舞形象的字”的记述;在《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载;在《说丹朱——中国古代鹤氏族研究——说高跷系出于图腾跳舞》一文中提出高跷源于图腾崇拜的观点;在《列子·说符》中就有了明确的文字记叙。魏晋时专注技艺发展。唐宋时便成了“长跷伎”,并且分为文跷与武跷,文跷主要表演扭与逗,武跷以杂技、武术为表演内容。到了明清,不少戏曲角色和传说故事中的人物,身着角色行头,手执角色道具加入到高跷行列中来。由于表演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使这支艺术队伍渐臻成熟。
    高唐高跷,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支小小的小分队。
    经多次在城关、固河等处进行调查了解,知晓高唐高跷在表演形式与表演内容等方面,与全国各地大致相同。是辈辈相传、代代效法沿袭下来的。
    高唐高跷有文也有武,称双全跷。二尺腿子不高(有的高过一丈)也不矮(有的只有八寸)称为中跷。表演形式有走街、跑圆场的大场和单唱双演的小场。舞步有快扭和慢摆。每个角色都用符合自己身份的肢体语言展示故事情节。伴奏由锣鼓、钹等组成的打击乐队。戏曲人物有《西游记》中手持禅杖的唐僧、巧舞金箍棒的悟空、肩扛铁耙子的八戒和肩挑经书的沙僧;有《白蛇传》中头顶白花冠身着白衣衫的白蛇(素贞)、一身短打扮上下青衣的青蛇(小青)和小生扮相的许仙;有《红楼梦》中多情的尤二姐和手托鸟笼子的贾琏;有《八仙过海》中的八仙;还有《水浒》中的武松等。这些角色的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人们都能讲上一段。对那留长髯半披衫的捕鱼者、挎篮子的老婆婆和红裤花褂朝天辫的大孩子三位角色,却只见其人不详其事。人称傻莱子的大孩子和老婆婆是老莱子和他母亲。那位捕鱼者姓王名祥。老莱子和王祥都是传说故事《二十四孝》中的著名孝子。
    老莱子与王祥,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都是名人。在《史记·老子列传》、《高士传》、《太平御览·孝子传》和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对二人的事均有收录。现将其简介如下:
    老莱子,姓王名莱,人尊称老莱子。楚国人,生活在春秋末年,居于蒙山之阳。自耕而食。家境虽不富裕,他能想尽办法让父母生活得愉快。年已七十时,还常穿五彩衣,手拿拂尘或拨浪鼓扮成小孩子样,以小儿动作和声音出些鬼脸、闹些笑话引逗父母欢乐。其孝行闻名遐迩。被晋朝出版的我国首部《二十四孝子》收录。其后唐、清出版的《二十四孝故事》均有摘录。楚王闻其贤德,欲聘之,驾至老莱之门,则老莱避之江南。晚年著书十五篇,主道家之奥。
    王祥(184——268)字休徵,琅琊临沂人,生于东汉之末。隐居庐江二十余年,后在魏任大司农、司空、太尉,继在晋拜太保,以睢陵公就第。卒谥元。王祥幼时丧母,待继母非常孝顺。至今民间流传有《王祥冰鱼》的故事。继母待他不好,挑拨得其父子关系有隙。任大司农之职后的一个隆冬之日,继母突然染病,食欲不振,想吃鲜活鲤鱼。捕鱼者都因天寒冰冻无法钓鱼,早已歇业。王祥便踏冰走至河面中心,解怀卧冰以体温化冰求鱼。结果冰解获双鲤。继母食后康复。此后王祥冰鱼的孝行远播他乡,被首部《二十四孝子》收录。
    老莱子和王祥这两位历史人物,至今仍活在人们心中,两则故事也无人不晓,就是没有与高跷中的角色对上号。其原因是:高跷系口传身带,传承的内容多为形式与技巧,人物内含则有所忽略。由于数辈传承中的演变,捕鱼者傻莱子与原型王祥、老莱子渐行渐远了。老莱子与老婆婆是母子关系,表演的是儿子引逗母亲欢乐的过程。决不能演成老妇少婿逗乐的情节。可喜的是外在扮相没变,老莱子还剩下半个名字,只是将姓置换为“傻”罢了。王祥原有的当时美貌标志的长髯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年龄也由壮年变成了耄耋,动作也迟钝了,好处是仍然不拿鱼竿渔网和鱼兜鱼筐保留了非职业渔翁的装束和半披衣衫解欲脱卧冰之前的状态。
    高唐高跷的表演过程分大场和小场。大场是走街和跑圆场,重于列队变化。队前为领伞者,是表演总指挥。他不绑腿子,手擎黄盖红围黄流苏的长柄圆伞,在打击声乐中碎步急走在队前,带领全队“之”字形走街或跑圆场。高跷队的顺序一般是:白蛇与王祥、青蛇与许仙、唐僧与沙僧、悟空与八戒、尤二姐与贾琏、婆婆与老莱子……跑场以扭为主,在乐音节点上加些磕拐、碰拐、背拐和鹞子翻身等动作。队列可有串花、翻花的变化。大场过后在场子内可演小场。小场以表演情节为主。两人一组出场表演。其余候场、休息。
    白蛇与王祥:白蛇右手携杆尖有鱼模型的钓竿,与王祥并行出场,在场中王祥以劈叉、翘肢施、翻滚……等巧技做冰、抓、扑、放等动作。本事亮足后退场。
    青蛇与许仙:青蛇执杆尖有蝶模型的细杆,与白蛇同动作出场,许仙以尥蹶子的舞步双臂上下轮舞出场,以寻、扑、抓、捉等动作表演扑碟过程。单跳、双跳、快旋等技巧都可编入舞内。
    尤二姐与贾琏:以扭逗为主,在体不接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肢体、身腰的扭动和眉眼表情的功夫在追躲中示意、传情。
    婆婆与老莱子:老莱子尽量出洋相,婆婆随着老莱子的引逗,情绪由郁闷转平静喜悦、欢乐、手舞足蹈、前仰后合、乐不自控……
    悟空与八戒:进场后,将所能演出的技能动作由易到难编排成套,进行系统的表演,可单演,可双打,可联合……该项演出容量最大,可将高难动作都容进,将整个演出带入高潮。
    高跷的形式与内容可塑性很强,角色可少可多,扮相丑俊皆可,内容可繁可简,水平不计高低。因此我们建议:为弘扬孝文化,应尽快还原王祥与老莱子的原貌;为突出高唐地方特色,应将《水浒》中的时迁、李逵招进高跷队伍中来。使高唐高跷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