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高唐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高唐资讯

誓将沙洲变林海:高唐县清平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发布:2018/12/5 13:50:24  来源:聊城日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在全国生态镇——高唐县清平镇,有一个特殊的村庄叫清平新村,村民200余户,是从其他村“抽调”来的,户口还在原村。每户并不是隔墙而居,而是住在一块30亩见方的田园中间。这每户的30亩地,四周栽植速生杨,占地15亩,中间15亩种植庄稼、果树等。林海深处的这些住户以树为篱,分散在清平森林公园南、东、西周边6000多亩的沙地中。

如今的林海。
清平新村的出现是清平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为把桀骜不驯的沙龙变成平原绿洲,当地干部群众拿出“誓将沙洲变林海”的气魄,演绎出一段绿色接力、激情燃烧的岁月。

昔日荒坡风沙漫天

土地不平,“骆驼腰”一个接一个。吃饭得抽空,看着没风了抓紧吃,风一来碗里落一层土。沙土存不住水,又没有机井浇地,庄稼也不长,只能荒着。这是已过古稀之年的孙乐民的回忆。
清平镇位于黄河故道上,全镇沙地面积2.6万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的43%。其中2万亩用于建造国有林场,6000多亩定位于农林并重。70年代末期,风沙害得这里的群众睁不开眼、吃不上饭。
风沙再狂,总有人不甘服输。
多少年来,为了治服这条桀骜不驯的沙龙,清平人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绿化方案,但一个个被现实否决。1982年,他们又制定了“林农并重、修建路渠、承包经营”的开发治理新方案,同时把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经验引用到绿化沙地上。为此,镇里出台了优惠政策,包括承包户五年内不交提留和农业税;每户承包30亩地,30年不变,允许继承转让;树木成材后,镇、村、户按照1:2:7分成,林间收入全归承包户;镇政府为每户解决低息贷款1300元,补助300元,帮助在承包方内盖房、打井;本村镇的农民优先承包,也可跨乡镇、跨县承包;本镇的承包户在原村的承包田其承包权不变。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众多承包户,临清市、莒县、东平县等的农民也闻讯来到清平镇,签订了承包合同。

村民争当“绿色战士”

绿化河山的战役打响了。
“1983年的时候我父亲就来到这里了,那时候我才13岁,经常来看父亲,在树林中玩耍。这一晃就35年了,树伐了好几轮,我对这片树充满感情。”李传军的老家是临清市金郝庄镇李洼村,他在1999年也来到了新村,子承父业。李传军把30亩地全都种上了杨树,他每天都来到树林中,不时摊开手量一量树的粗度,他也很乐意听脚踩落叶发出的沙沙声,“就像音乐”。
“当年我家栽杨树800棵,中间种果树400棵,树下间作蔬菜,当年收益1400元。1988年,杨树成材开始轮伐,到1992年处理完毕,累计收入5.6万元,仅杨树一项,平均每年收入5600元。加上果树及其他间作收入,每年都在1万元左右。”惟其艰难,所以记忆犹新,孙乐民是第一批在新村落户的人。
据清平镇林业站站长陈瑞忠介绍,当年镇上对6000多亩沙地进行了统一规划:每30亩为一方,由一户承包,每方四周栽植5行沙兰杨,占地15亩,做防护林带;中间15亩由承包户自由安排种植,给每户盖三间瓦房,打一眼机井。数年之间,200多户人家前来落户。在当地干群的努力下,昔日的“北大荒”如今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连网、六畜兴旺、瓜果飘香。

“一棵树”带来多重生态效益

“一棵树”给清平镇带来多重生态效益。
擎月木业有限公司由本地客商和上海客商合资兴建。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工艺品板和儿童玩具板,与传统建筑模板相比较,大幅提高了木材产品的附加值。翱翔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由黑龙江客商和擎月木业合资建设,主要产品为变压器、电冰箱等电器设备绝缘胶合板,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都比较高,填补了我省板材产品的空白。依靠丰富的木材资源,清平镇目前板材生产企业达到60余家,产值超过30亿元,安置劳动力就业1.2万人,税收贡献率达到80%,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同时,为提升产业水平,该镇逐步淘汰建筑模板生产,转向家具板、地板基材、玩具板等高端板材发展,一举开拓了新兴市场,为板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每年的四月,林草丰茂,鲜花盛开,清平森林公园就会迎来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山地自行车爱好者,一场场赛事把生态清平推向全国。截至目前,清平镇森林总面积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5%。目前,清平镇已荣获 “全国生态镇”“山东省生态宜居新型重点城镇”“山东省旅游下乡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是远近闻名的木材加工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聊城日报记者 路子强 通讯员 高荣山 王良全

扫一扫关注高唐信息港微信公众号知高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留言反馈
| 帖子处理申请表
Copyright © 2003-2009 gaota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