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高唐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高唐新闻

高唐:黑白世界 刀笔春秋——缅怀著名版画家程辛木

发布:2014/12/20 10:55:35  来源:高唐州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今年12月28日是著名版画家程辛木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十年来,程先生与我品茶聊天,谈论艺术的景象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曾数次去程辛木老家和墓地祭慰,但还觉得做的不够,这篇文章初稿是程先生逝世后我怀着悲痛心情用了两个夜晚写成的,今整理成稿献给程辛木先生。
    程辛木是我县文化馆离休干部,是原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版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协会员、聊城市美协名誉主席。他原名程鑫谋,1925年2月出生于禹城县大程村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毕业于济南师范,先后执教于临邑师范、德县一中、高唐四中,1966年调入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上世纪四十年代,受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影响,立志从事木刻创作事业。他认真学习研究了第一代新兴木刻家江丰、郑野夫、马达、沃渣、陈烟桥、力群、李桦、古元等人作品并汲取外国版画大师的艺术技法,巧妙利用木材的天然纹理,形成了线条奔放、构图严谨、紧扣时代主题的作品风格。
    程先生易名“鑫谋”为“辛木”,以壮士断腕气魄立志于版画事业,以木作纸,以刀为笔,辛勤耕耘。他将毕生精力致力于版画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塑造时代新人,表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精神面貌和追求崇高理想愿望的良好气质。正是这种始终不渝的执著追求精神,使他在这变化无穷的黑白世界里奋战了50多个春秋,创作了200多幅版画和无数的国画、年画、油画、宣传画及大量的素描、写生作品。一位位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一个个性格粗放,质朴憨厚的农民形象;一幅幅充满农家情调的田园风光,一件件清新明快绚丽多彩的山河景观,体现了先生铿锵有力的操刀技法及劲节斩凿的豪迈雄风,体现了其情思超纵意境高古的婉约韵味。
    程先生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十分重视写生,善于捕捉景物的美好瞬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从写生稿中反复推敲提炼出来,以朴实深沉的艺术语言讴歌自然美景、祖国建设和人民的康乐祥和。他的作品简练凝重,空间感强,画面富有韵律。他制作技法严谨,一丝不苟。每幅作品从写生、定稿,到刻制完成需要付出几十个小时甚至几百个小时的努力。木版上每道深浅不一,长短粗细各异的版痕都要使出全身力气,并要忍受筋骨酸痛和时光的磨砺之苦。
    程先生自上世纪四十年代济南求学时即有作品发表于报刊。之后有100多幅作品在《美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支部生活》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其中《春回大地》、《沂水长流》参加全国第六届版画展;《憩》入选全国第八届版画展;《蒙山林海》、《春回大地》、《沂水长流》被国家选送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突尼斯等国家巡回展览;《金秋·银秋》、《鲁西小景》、《蓬莱晨景》三幅套色木刻作品应邀参加中、美、日、韩等十个国家地区书画大展。这些作品有的载录《全国版展选集》;有的收录《中国版画年鉴》;有的收录《中国版画家新作选》和《中国现代版画全集》。他的名字及艺术简历被收录《中国书画名人名录》、《中国版画家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二十世纪中国画苑撷英》、《山东省美术家辞典》、《画家的足迹》等大型辞书。他的作品被多家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艺术院校收藏。1993年他应台湾中华岭南国画家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山大学国画教授冯少强先生之邀在台湾高雄市举办了版画展并与台湾地区书画家进行艺术交流,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作了突出贡献。
我的家原在高唐县城内中街,县文化馆的几次搬迁均未离开中街地盘,程先生调进县城时我才十几岁,那时我经常见他在大街和机关单位的墙壁上,在临时搭建的架子上画写领袖像、宣传画和标语。由于自幼爱好书画的缘故,我有空就看他画,有时还帮他递送工具和材料。每到吃饭的时候,他就端着餐具去县委或粮局机关食堂就餐,为了节省时间他吃饭回来经常用茶缸端回下顿的饭菜。那时文化馆是唯一的群众娱乐和图书阅览场所,街上很多人有空儿常去那里学习、消遣,我几乎每次去都能见到他。程先生很少回家,大部分节假日和星期天也能见到他在屋里翻阅资料、写写画画、整理木版、精细打磨、操刀刊刻。嘈杂的环境不利于他的创作,他只得把门窗全部封严,减轻干扰,在冬无炉火取暖、夏无电扇及通风的艰苦条件下进行创作。程先生为人低调,平时少言寡语,不善结交应酬,但待人却和蔼可亲,话语不急不缓,不卑不亢,附近的群众和机关工作人员都很尊敬他。
    程先生版画创作条件始终非常艰苦,单位经费不足,不能完全承担所需的木刻工具、材料和参考资料,他只好从自己微薄工资里解决。为寻找一块合适的梨木板,要打听许多人,有线索后骑自行车往返几十里路,转好多村庄,费好多口舌弄到一块毛料,也有很多次是白跑一趟。毛料弄回后又要像木匠一样,钵凿斧砍,刨平取方磨光才能刻版。早年物资奇缺,为节约木材有很多木版刻好后印制数份版画备用后再忍痛破坏整平搞新的创作。现程辛木美术馆展存的有限木版中即可见有多次印刷凿磨的痕迹。多年来程先生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耕耘版画天地,为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程先生结婚早,孩子多,上有老,下有小。他虽然出生农民家庭,但很少从事农村劳动,他工资不高,所从事的版画事业材料、资料开销大,他只好自己省吃俭用、精打细算节省点钱补贴家用。家庭重任全靠长他五岁的妻子含辛茹苦地操持。直到程先生退休后才把夫人接到县城居住,为了节省生活开支,为程先生减轻生活压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版画创作空间,我多次见程夫人拣拾柴草取火做饭。晚年程夫人丧失劳动能力冬季无法起床活动,由程先生为主伺候,在这种环境下程先生多次无偿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宣传版面资料,高唐县《政协文史资料》1——13辑均为程先生在 1985年 12月——2000年12月的16年期间设计的。同时,程先生还先后创作了颂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版画《飞雪迎春》、《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与民同乐——江泽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英雄模范人物《孔繁荣》等作品。
    版画制作是个非常艰辛复杂的过程。我原以为刻好后像民间印灶王爷似的一摞纸一会印出来了,后来现场观看程先生印制版画才知道不容易。一年四季只有春秋季适合印制,必先选好无瑕疵的宣纸,清洗木版,调匀油墨和颜料均匀滚刷在版面上,铺上纸后用多种专用压子根据线条的粗细掌握手腕力度一点一点地拓印,细微处还用青霉素药瓶凸角处缓缓逐线拓印,力小了拓印线条不清,力大了会一塌糊涂,稍有马虎,前功尽弃。简单版画如无任何干扰一天可印两张,复杂的套色木刻版画一天最多完成一张。
    程先生工作累了,有饮酒独酌的习惯,但从不多喝。我常见他中午喝三小盅(约半两)普通白酒,四个虾米皮,四分之一个咸鸡蛋,几粒花生米放在一个小蝶里即为下酒菜,家里有孩子或朋友送的好酒好肴他从舍不得享用,但如有应酬时他会拣最好的酒肴让大家享用。记得2000年春夏之交,孙大石先生泗水学生高润森为孝敬师父母送来一只六斤多重的野生元鱼,孙老夫妇首先想到的是放生,却又觉得辜负学生的一片苦心,孙老夫妇吩咐由我负责做好去我家吃,我提议让程老师夫妇参加共享。程先生提一提聊城《魏氏熏鸡》让我打开凑菜,我打开发现已经变质霉烂了,我只好另作了菜把此搪塞过去,这件事到程老夫妇去世也不清楚其中缘故,此事也反映了程先生艰苦朴素为人诚实的一贯作风。
    程先生虽然家境不宽裕,1992年前他从不卖自己的作品,社会上很多收藏的作品大多是白要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多数画家明码标价将自己作品推向市场。有人规劝程先生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把作品标个价让需用画和喜爱画的人也好掌握,但每次程先生都回答“国家培养我,每月还发我工资,够吃够喝就行了。只要组织需要,有人喜欢,我就给他们。我只不过下点力罢了,如果要钱倒不好意思了。”后来书画市场更加活跃,喜欢程先生版画的人更多了,他每日的辛勤劳作也难以应付庞大的求画群体,身体不好,画债缠身,无奈应付。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1992年春天与来高唐办事的苦禅长子著名画家李杭先生商定一计,谎称济南朋友喜欢程先生版画,但必须付钱买二张,否则再喜欢也不要,自此程辛木先生的作品才有了明码价格,进入市场。
    程先生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除创作了大量脍灸人口的作品外,还为普及推动我市、县的文化、书画普及付出大量心血,他是我市美协名誉主席,参与了国画大师李苦禅逝世两周年、十周年纪念活动,李苦禅艺术研究会成立,孙大石美术馆建馆、开馆,孙大石艺术研究会成立,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申报、中央计生委纪念《中共中央公开信发表二十周年》笔会、高唐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筹建等等一系列活动。他无偿举办过多次书画培训和小范围辅导班,培养了大批书画人才。我县中年以上的书画人才大多受益于程先生的辛勤指导和点拨。现任聊城市文联主席、市美协主席赵安民,山东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张望,山东工艺美院教授于平,讲师谢其云,聊城市艺术馆社美部主任、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韩英凌等人均接受过程先生的亲切教诲和指导。
    在与程先生几十年的交往中他了解我热爱绘画和收藏,多次赠我笔、墨、纸和绘画资料,讲授绘画和收藏知识,对我取得的绘画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1999年夏,我自费赴甘肃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回后在我《千手千眼观音像》临画中题:“士杰小弟自幼爱画,多年来研习名家画风,今夏自费赴敦煌临摹写生,此作形象完美,线条流畅,设色庄雅,其功力和执着精神可见一斑。”2001年又在我七十米人物长卷中题:“士杰老弟余之忘年友也,数十年交游情感甚笃,其从工求精,从戎尚武,从政求实,口碑颇佳,余暇研习书画,常有鸿作巨构展献世人,今观近作长卷高古凝重,笔墨传神,令吾一饱眼福,喜题数语记之”。去世前一年还在我与著名电影演员斯琴高娃合作的《三猫图》上题:“……斯琴高娃士杰合作画,士杰并俚句,笔墨章法俱佳,内容讽刺诙谐,观后喜题之”。我收藏的程先生版画大部分是先生创作新作捡质量最好的送我的,有一部分是我点名选题专门为我印制的,他从未向我提出半点回报,我的回报是经常去他那喝水、聊天、看他刻版、印画,曾多次给他买过老花镜。我的儿子当兵,女儿结婚,我轮岗办实业开业,拜孙大石先生为师等活动,程先生均把作品装裱后亲送现场表示祝贺。1985年6月和1990年初冬先后为我求来著名画家范云安和谢家道的画作各一幅,还为我画《春艳》国画一帧,这些作品和题字我视为珍宝和情谊见证精心收藏从未易人。
 程先生去世多年来,我深感惋惜和愧疚。2004年12月24日的上午,下着大雪,路上少有行人,我像往常一样去文化馆一楼(现第二实验幼儿园)程先生家喝茶聊天。程先生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最后的心愿就是把作品和资料整理一下,把现有的木版归拢一下,办个展览后全部捐给国家。我的心事也就了了。可我精力达不到,不懂行的也搭不上手。”我非常敬佩程先生的无私设想,立刻说:“我最近没事帮你整理行吗?”程先生说:“真的吗?我抓紧清理一下到时我通知你帮我一块儿整理。”25日上午他冒着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去北屋库房准备整理资料,在捅蜂窝煤炉时因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26日我闻讯赶往医院探视,程先生躺在病床上讲述他的艺术经历和出院抓紧完成捐赠的事,他精神很好,讲话滔滔不绝,我怕他累着几次推脱离开,到12点40分,我借催他吃饭的理由离开了病房,谁知这次见面却成了我和程先生的最后诀别。29日,我闻噩耗后求87岁的孙大石先生为程先生写了“为人忠厚,友谊长存。艺术精湛,流传后世”的四尺整纸挽联,30日携挽联参加了程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含泪与亦师、亦友忘年交的程辛木先生做最后的告别。2011年9月程先生后人捐赠的遗作、资料及木版在程辛木美术馆展出了,终于完成了程辛木先生最后的遗愿。
    程辛木先生走了十年了,却留给社会和人民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故人已去,友谊永存,每每念及,黯然泪下。

扫一扫关注高唐信息港微信公众号知高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留言反馈
| 帖子处理申请表
Copyright © 2003-2009 gaota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