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高唐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高唐新闻

扁担挑出的“馓子王”,35年只做好一件事

发布:2014/5/5 16:32:03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编者按  

  生活是奔波的,而奔波是幸福的,当我们为了生计,为了家人,为了心中那个小小梦想,辛苦劳作的时候,劳动是快乐的。在这个五一,大众网记者走上街头巷尾,记录快乐的劳动,分享给予别人的幸福,感受忙碌中的一份恬淡与自得。

  五一特别策划  

  劳动最快乐(7)  

  扁担挑出的“馓子王” 顾客喜欢最有成就感 

 

唐桂芝摆在竹筐里的馓子。记者 尹海洋 摄

 

唐桂芝的馓子又薄又酥又脆,早市上的人都说她有“秘方”。记者 尹海洋 摄

 

早上六点,高唐清平镇陈井村“馓子王”唐桂芝的摊前排起了队。 记者 尹海洋 摄

  大众网聊城5月3日讯(记者 尹海洋)15岁的时候,跟着家人学炸馓子,她挑着扁担沿街卖;50岁的时候,她用一直沿袭下来的“祖传秘方”,炸出一把把金黄酥脆的馓子,味道无人能及,因此被叫做“馓子王”。五一劳动节期间,大众网记者找到聊城高唐清平镇陈井村的“馓子王”唐桂芝,探访她的制作“秘方”。

  早市上的“传奇”:

  摊前天天排长队,半个小时售罄收工

  清晨4:30,天还没有亮,家住高唐县清平镇陈井村的唐桂芝和老公陈树登把炸好的3筐馓子抬到电动车上,向着县城进发。馓子轻、薄、脆,为了不在路途中颠碎,老两口把车速控制在30公里以内,6点才赶到县城湖边的早市上。

  湖边的早市是自发形成的,已有四五年的时间。唐桂芝3年前才开始在这里摆摊。因为来得晚,所以她的摊位已经排到了最北头,但这并未影响售卖热度。三个竹筐才搬下来,来买的队伍就排起来了。这个要三斤,那个要两斤,不到半个小时,第二筐馓子就见底了。到六点半,三筐馓子全部卖光。

  “都卖完了?今天又没买上,下次多炸点啊!”没买上的老顾客在筐子底抓了一把碎末,放进嘴里边嚼边说,“嗯,又香又脆!”

  半个小时就售罄收摊,这样的摊主在早市上仅此唐桂芝一家,以至于周围卖菜的、卖瓜的摊主们都笑着跟记者说:“绝了,她每回来都这样,她炸的馓子跟别家不一样。”

  “馓子王”的传说:

  15岁挑着扁担售卖,把娘家“秘方”带给婆家

  卖完后,陈树登蹲在一边点钱,唐桂芝这才有时间跟记者聊天。“咱这里都喜欢吃馓子,好卖。”唐桂芝今年50岁,一直住在农村,话不多,自始至终记者没听到她说过一句自夸的话。

  相邻摊位的摊主打断她对记者说,“就她一家卖得快,有时候她不来,别的卖馓子的占这个位子冒充,卖得都不行,她有秘方!”正是因为从未被超越,“馓子王”的称号才在早市上叫了起来。早市的摊主们都说,唐桂芝炸馓子的手艺是打小练出来的,是从娘家带出来的“秘方”。

  对这一说法,唐桂芝向记者证实无误。“俺15岁就跟着爹娘炸馓子,挑着扁担到邻村卖,结婚以后又教给婆家人,不过到现在还炸馓子的也就俺两口子了,俺兄弟姊妹干了几年都不干了,整天一身油泥,还累得要命。”

  但说到“秘方”,唐桂芝笑了,“哪有嘛秘方啊,光俺村就十多家炸馓子的,方法都一样。”

  秘方的真相:

  家家都知道这“秘方”,实在俩字难做到

  唐桂芝的解释让几家老顾客不解。“真不一样,你这个面细、没有硬疙瘩!”“掂着也轻,颜色还好看。”几乎每周都要买几斤的居民梁红玉和孙新华罗列出了几条不同之处。“你是怎么做的?”记者问。

  被问得紧了,唐桂芝这才打开话匣子。“你说的硬、沉,那是因为面搓得粗,有硬疙瘩是因为没炸透。”唐桂芝说,馓子本应该是又酥又薄的,但有的人为了能多卖点斤两,把面搓得粗;为节省时间,用大火快速炸,所以会常常炸不透,还有因为油用的不同,炸出的颜色也不一样。“这样做出来的比较沉,同样大小的馓子收的钱就多。”

  唐桂芝说,她的“秘方”就是两个字——实在。“面搓得细细的,盘得松一些,用小火慢慢炸,还得用花生调和油。”唐桂芝说,别人炸60斤馓子用3个小时,她得用4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其实这方法都知道,老辈子传下来的的,就是看咱这一代能不能实实在在的做,实在做出来的馓子肯定好吃,哪里有什么秘方啊!”

  “馓子王”的忧愁:

  “秘方”不能断了代,寻找学徒不要学费

  唐桂芝说,她的做法其实是最“原始”的,但这种方法做出的馓子最受欢迎,每次来卖看到长长的队伍,是她夫妻两人最有成就的时候。“我从15岁开始到今年50岁,断断续续做了35年了,就这么一个做法。”近两年,一直有人找他们夫妇俩,提出收购他们的馓子,包装再卖,都被拒绝了。

  “俺做的这个没有添加剂,存放的时间短,不适合包装。再说了要是他们收走了搀和别的卖,不就砸了咱祖辈的牌子么?”唐桂芝说,现在自己就想着能够把这手艺,尤其是这“秘方”传下去。

  “倒是有年轻的找作坊学,还得交三五千的学费,就怕学的不纯。俺家孩子又不想干,都嫌脏嫌累赚钱还少,但也不能断在我这一代啊。”唐桂芝说,只要有年轻人真心要学,她一分钱不收,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把这股实在劲坚持下去。



扫一扫关注高唐信息港微信公众号知高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留言反馈
| 帖子处理申请表
Copyright © 2003-2009 gaota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