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高唐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高唐新闻

高唐发现元代古墓遗物无头石人

发布:2014/8/22 8:29:33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石羊村挖出一个无头石人,这一消息迅速传遍高唐固河镇的乡村。 

    从高唐,东行20公里,至固河镇,再向东北约4公里,便是石羊村。石羊村偏僻,一条只有几米宽的乡村公路通往外界。但是,因为发现了一个石人,这个沉寂的小村子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 

    石人,手持宝剑,身着长袍,两米多高,没有头颅,横躺在地上,不远处是一通石碑。这是记者近日在高唐县固河镇石羊村看到的一幕。 

    十几位村民围着石人,议论纷纷。石人到底来自哪里?它的头颅在哪里?那通石碑上又记载着什么历史信息?石碑与石人是否有关联? 

    埋入地下50余年重见天日 

    石羊村中间是一个水湾,每到降雨季节,整个村子的雨水都流向水湾里。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修建“流口”(水流向湾里必须经过的水池)自然想到了石碑和石人。也因此,石人被埋葬在地下,而石碑则被当做流口石。 

    令人遗憾的是,古墓石碑在做流口石的50多年里,刻有文字的一面朝上,平常有很多村里的妇女在洗衣服时,这通石碑就成了搓衣石。这通石碑挨过多少洗衣棒槌的捶打,没有人能说得清。也正是因为这样,石碑上的部分文字在千百次捶打中已经模糊不清。 

    在石羊村村民看来,石人虽然身首分离,但是埋在地下,失踪了50多年,恰恰是一种幸运,如果不是埋在地下,也许早被砸坏了。 

    其实,埋在地下50多年的石人重见光日,源于今年石羊村整治村里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挖掘机在水湾附近挖到了石人和石碑。 
石人手持宝剑有两米多高 

    在石羊村水湾附近发现的石人,虽然没有头颅,但依然有两米多高,身穿长袍,脚穿乌靴,两手在身前持有一把宝剑。人物造型匀称,刀刻线条流畅,长袍多有衣褶。 

    据村民回忆,这个武官本来有头颅,不过,头颅与身子并不是一体的。“看吧,颈部这里有榫。”一位村民说。 

    今年69岁的刘俊达曾经是一位教师,是石羊村的文化人。刘俊达说,石人的头部有十几厘米的铁棍,而颈部则凿有深深的榫,这样,石人的头部可以安装在石人上,可惜,头颅至今下落不明。在刘俊达的记忆里,石人头戴峨冠,留有胡须,二目有神,杀气凌人。 

    关于石人,村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常年站立在古墓前,石人饥饿难耐。在古墓东南方向的十几里处是房寺镇,那里有包子铺,包子铺的包子在十里八乡出名。有一天,文武两个石人,实在难以忍受从东南方向刮来的肉香味道,便在鸡不叫狗不咬的深夜偷偷来到房寺包子铺。石人果然如愿以偿,偷吃了香喷喷的包子,石人的饭量很大,竟然把包子铺的包子吃了个精光。然后,大腹便便地赶回来,继续站在古墓前值班。包子铺老板很快就发现了包子不翼而飞的怪事,于是,在夜里便组织很多壮小伙偷偷埋伏在包子铺外。这一天,两个石人一溜烟又来到包子铺前。看到两个来偷吃包子的“盗贼”腾云驾雾,并且身材高大无比,包子铺老板就一声令下,几十名壮小伙手持大刀将两个石人团团围住。一阵砍杀,依然不分伯仲。听闻一声声鸡叫,两位石人扭头便逃。后来,石羊村的村民们发现,石人的颈部有些血痕。据说,这两个石人在拼杀中颈部受了伤。 

    刘俊达说,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实际上,石人头部和颈部是靠一根铁棍连接的,特别是遇到下雨天,铁锈带水就会从连接处的缝隙里流出,这些锈迹看起来就像血痕一样。 

    石人曾是元代将领杨通墓遗物 

    石人从哪里来?在石人不远处躺着一通石碑,这块石碑也许是石人最好的备注。 

    石碑高1.70米,宽0.88米,厚0.20米。石碑顶部有阴刻篆字:杨公赞善之碑。虽然有部分碑文模糊不清,但是,依然能看出碑文的大致内容。碑文为阴刻楷体,第一句为:杨公,讳通,字伯达,博州高唐人也。 

    石碑上说的“杨通”是何许人也?石羊村的村民说,杨通的家就在石羊村。本来,杨通并没有功名,有一次,皇帝路过石羊村附近,被附近的流寇围困。杨通是一个人脉很广的人,亲自出马将皇帝救出重围。皇帝为了表彰杨通的功劳,便封杨通为“将军”,专门负责石羊村一带的防务。


扫一扫关注高唐信息港微信公众号知高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留言反馈
| 帖子处理申请表
Copyright © 2003-2009 gaotang.cc All rights reserved.